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推普助农实践队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推普助农实践队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04 09:3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在语言文字推广与数智技术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普助藏乡,数智赋能”推普助农实践队奔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一、以语为桥,联结文化与振兴

  在天祝县唐卡博物馆,实践队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画派第五代嫡传者、传承人更登嘉木措和“陇原工匠、大国工匠培育对象”马才成先生。在静谧的展厅内,更登嘉木措详细介绍了唐卡制作的每道工序,从矿物颜料研磨到线条勾勒,生动阐释着“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他期待以普通话为媒介,让唐卡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

image.png

  二、直播带货,传递乡味与风情

  实践队开展天祝特色产品直播带货活动。镜头前,成员们用标准普通话推介白牦牛肉,结合雪山草原生活场景、牧民生产画面等素材,向全国网友展现天祝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魅力。此次直播不仅拓宽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更让天祝的故事通过语言桥梁被更多人熟知。

image.png

  三、进村推普,助力交流与发展

  实践队深入阳山村、南山村、中庄村等20余村,通过发放手册、情景教学等方式,向村民讲解普通话在务工、销售、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村民们积极响应,表示将努力学习普通话,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这场实践让推广普通话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

image.png

image.png

  四、数智赋能,搭建学习平台与数字展馆

  实践队充分发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优势,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打造了“藏汉双语普通话学习平台”和“天祝藏族文化数字展馆”。“藏汉双语普通话学习平台”融合了大数据分析功能,能根据村民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天祝藏族文化数字展馆”则运用三维建模、虚拟漫游等计算机技术,将唐卡艺术、白牦牛文化、草原风情等元素数字化。通过高清图片、音频解说和互动体验区,用户可以在线“参观”展馆,深入了解天祝的历史文化。这两个平台的搭建,既让普通话推广更具针对性和便利性,又让天祝的特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向远方,真正实现了“数智赋能”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image.png

  实践队以语言为纽带,在非遗传承中看到了普通话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让唐卡艺术等传统文化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可能;通过直播带货,用标准普通话架起了天祝特色产品与外界的桥梁;深入乡村推普,切实解决了村民在务工沟通、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语言困难;更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的“藏汉双语普通话学习平台”和“天祝藏族文化数字展馆”,以数智技术让普通话推广更精准便捷,也让天祝文化以数字化形式鲜活传播。

  此次实践将推普与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数智技术深度融合,不仅切实响应了乡村振兴的号召,更彰显了青年学子用知识与行动服务社会的担当,为天祝的发展留下了具有温度与深度的青春印记。

  作者:张世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