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 > 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

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

时间:2025-06-23 16:26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智检赋能·共筑安全基建

  主办单位: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博势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巡鹰智检中国)、湖南旺轩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2025年8月21-22日

  会议地点:重庆万垚酒店(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辅仁路12号)

  学术委员会

  顾问:谢礼立 周福霖 赖远明

  主任委员:谢雄耀

  委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云图片

  一、会议背景

  在当今时代,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而智能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保障基础设施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手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引领着行业变革。前两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已然搭建起了一座促进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行业合作的复合型平台,有力推动了智能无损检测技术在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运维中的应用普及。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新的工程难题与检测挑战不断涌现。从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地下管网监测,到大型桥梁、隧道的隐蔽病害探测,从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评估,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协同管理,传统检测手段愈发难以满足现代基础设施的运维需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各方合作,聚焦行业痛点与前沿课题,我们即将举办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前两届会议分别由江汉大学(2023年在武汉)和广州大学(2024年在广州)主办,搭建了业内的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届与工程界的深度对接。会议期间,专家们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解决了行业关键痛点,参会代表反馈热烈,多项技术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验证。本届会议将继续秉持前两届的优良传统,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挖掘创新应用潜力,携手攻克技术难关,为我国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与行业标准化进程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年在广州

2024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会议

  二、会议内容

  (一)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前沿技术探索

  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在无损检测图像识别、信号处理中的深度应用,探讨机器学习如何精准定位结构病害;剖析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优化布局与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实时、连续的健康监测;研究大数据分析在检测数据挖掘、病害趋势预测中的关键作用,为预防性维护提供科学依据;解读云计算平台如何助力检测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快速处理,提升检测效率与响应速度。同时,关注新型检测设备与传感器的研发进展。

  (二)多源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方法研究

  研究如何打破不同检测技术数据壁垒,实现如遥感影像、地面雷达检测数据、无损探伤数据等多源数据的高效融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分析框架;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数据特征提取与关联分析方法,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开发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实现对基础设施健康状态的自动化评估与预警,为运维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

  (三)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

  分析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退役拆除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无损检测需求与技术要点,探讨如何实现检测数据的无缝传递与累积利用,为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提供连续、完整的信息支撑;研究基于智能无损检测数据的运维决策优化模型,实现维护方案的智能生成与动态调整,降低运维成本,延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构建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集成无损检测、数据分析、运维决策等功能模块,展示其在实际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案例与实施效果。

  (四)国内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标准化建设

  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剖析国内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技术应用规模、市场需求变化等;探讨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进展,分析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议,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三、会议安排

  8月20下午:签到注册

  8月21日全天:主题报告

  8月22日上午:主题报告,学生海报展示

  8月22日下午:雷达数据后处理技术研讨班

  

  第三届基础设施智能无损检测研讨会组委会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