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焦绪杰 回龙吟(高密)酒业有限公司凤粱红高粱酒创始人、高密市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甜叶菊多酚项目负责人 胶莱河畔,秋雨轻斜,如丝如缕,笼着九曲十八弯的柏油路。这条路,因一位文学巨匠而修,因一位游子的乡愁而宽。我自沪上归来,沿此路缓缓而行,耳畔似有黑龙腾跃之声,那是回龙吟——感恩、回报、反哺的呼唤。 两侧山楂红透,雨珠滚落,映出一片深红浅红的光晕。胶莱河水潺潺,流向远方,也流回记忆深处。十年前,我与团队在实验室里默默研发甜叶菊多酚;十年后,它从科研成果走进餐桌,成为国家卫健委认可的新资源食品,更在全球舞台上捧得创新探索奖。而凤粱红高粱酒,只用高粱与水,承载着莫言笔下红高粱的豪情,又以首家洁食认证的中国白酒之姿,走向世界。这一切,皆源于这片土地的滋养与召唤。 莫言文学馆静立于高密东北乡,青砖黛瓦,透着书香与岁月的温润。今日,2025年10月15日,这里迎来了全国性文学笔会,文豪云集,高朋满座。我立于人群之中,静静等候与老乡莫言先生的再一次相见。
(感谢刘纪老师拍照) 他从北京归来,我从上海归来。我们都从远方回到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莫言先生曾在此度过孤独而坚韧的少年时光,高粱地里的风,吹拂过他的面庞,也吹开了他文学的心扉。后来,他穿上军装,走出高密,却始终将根扎于此。如今,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师大教授,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文学灯塔。 会场内,官员持稿发言,言辞庄重;轮到莫言先生,他却脱稿而立,声音沉稳而亲和。他说,此次笔会在高密东北乡莫言文学馆举办,是高密的光荣,也是他个人的莫大荣幸。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也看到了一位作家对文学初心的坚守。 这几日,莫言先生为粉丝签名,手酸臂痛仍笑容不减。我走上前,与他寒暄。他的目光温和,一如今年正月我在北京初见时的亲切。老乡聊起高密的变化,聊起胶莱河的秋色,也聊起文学与酒的不解之缘。凤粱红是《红高粱》中高粱酒的升华版,回龙吟则源自黑龙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寓意游子归来,饮水思源。老乡说这名字有气魄,也有温度。 雨丝渐密,文学馆外的景色愈发迷蒙。胶莱河在雨中似一条蜿蜒的墨带,山楂树如燃烧的火炬,照亮了乡野。我忽然想起《洛神赋》中的句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回龙吟,不就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黑龙,带着感恩与豪情,穿梭于故乡与世界之间吗? 回首二十余年,我为欧洲最权威的洁食机构工作,服务近二百家中国出口企业,见证了中国食品、医药、精细化工走向国际的艰辛与荣耀。如今,我回到故乡,创立回龙吟(高密)酒业,打造凤粱红高粱酒;在瑞普生物,带领团队让甜叶菊多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这一切,既是对自己初心的回应,也是对这片土地的回馈。 高密东北乡,本是偏远之地,却因莫言先生而闻名于世。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莫言便是那"仙",回龙吟便是那"龙"。一条是文学之龙,一条是产业之龙,共同盘旋于胶莱河畔,守护着故乡的土地与人民。 傍晚时分,雨势稍歇,天空透出一抹淡淡的霞光。我站在莫言文学馆前,望着人流渐散,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与力量。再次与老乡莫言相见,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用文字滋养世界,我们用产品与技术连接世界,殊途同归,皆源于对故乡的热爱。 夜色降临,胶莱河畔的路灯亮起,灯光在水面上跳跃,如繁星点点。回龙吟的声音,仿佛在夜空回荡——那是黑龙的长啸,是游子的心声,是故乡的呼唤。 赋小诗一首 秋雨如丝笼故乡, 胶莱河畔路悠长。 山楂红透迎新客, 高粱香飘忆旧章。 文苑星辉照乡野, 龙吟万里报家邦。 莫言一笑归鸿至, 共话初心在梓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