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 > 从康熙"绰科拉"到"竹巧"第一人章奕亮:中国巧克力三百年跨越

从康熙"绰科拉"到"竹巧"第一人章奕亮:中国巧克力三百年跨越

时间:2025-08-05 14:24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从康熙"绰科拉"到"竹巧"第一人章奕亮:中国巧克力三百年跨越

  帝王与巧克力的初遇:一场被误读的味觉实验

  1706年盛夏,热河行宫里的康熙皇帝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西药"——50块由意大利传教士进献的"绰科拉"。这位对西学充满好奇的帝王,或许未曾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首位巧克力品尝者。当时的巧克力尚是欧洲贵族饮用的苦涩液体,需以银器煮沸、黄杨木搅拌,赫世亨为此写下近千字奏折,详细列明其"热味甜苦,八味配制"的成分,却因未能说清"治何病"而遭康熙斥责"殊未尽善"。最终,这被当作"西洋茶"的巧克力仅换来三字朱批"知道了",便湮没在清宫档案中。

  这场跨越三百年的味觉邂逅,恰似中国巧克力产业的隐喻:从最初的被动引入到今日的原创引领,从宫廷猎奇的"西洋玩意儿"到承载健康使命的"中国方案",一块小小的巧克力,折射着中国品牌在创新之路上的跋涉与突破。

  从"拿来主义"到原创引领:章奕亮与竹巧的破局之路

  当全球巧克力市场长期被异国品牌垄断时,2025年7月,章奕亮带领团队推出的"畲掌柜竹巧",以"中医智慧+现代科技"的创新路径,宣告了中国巧克力产业的"原创时代"。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研发竹基功能性巧克力的创始人,章奕亮的突破并非偶然——他携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专家团队,历时多年将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与西医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度融合,最终在安吉的竹林中找到了答案。

  不同于传统巧克力对可可脂的依赖,竹巧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安吉毛竹的竹叶黄酮。这种被《本草纲目》记载"清热生津"的天然成分,经现代提取技术后展现出超越维生素C 20倍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调节糖脂代谢的临床价值。更具突破性的是,章奕亮团队首创"以竹代塑"环保原料生产,将健康理念从食品延伸至生态,彻底颠覆了巧克力产业"高碳生产+塑料污染"的传统模式。

  两山理论的味觉实践:绿水青山里的"甜蜜转化"

  在安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是生态标语,更成为竹巧的产业密码。当地无污染的竹林生态系统,确保了竹叶黄酮的高活性与纯净度;而"以竹代塑"的原材料生成创新,则将毛竹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每1吨竹纤维原材料可减少800公斤塑料使用,相当于种植20棵树的环保效益。这种"原料-生产-包装"全链条的生态化,让竹巧成为首个实现"两山转化"的巧克力产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评价:"竹巧将《本草纲目》的古方智慧转化为标准化的功能性成分,用现代科技让'治未病'理念走进日常饮食。"正如301医院营养科团队所言,这款产品的意义远超零食本身:它以医疗级研发标准重构了巧克力的健康属性,以生态材料定义了可持续消费的新范式,更以"中西医协同"的研发模式,为全球功能性食品提供了中国样本。

  中国品牌的三重突破:从味觉到使命的升华

  竹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巧克力产业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原创引领"的三大跨越:

  技术突破:首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填补国内药食同源巧克力空白;

  理念突破:将"环境-健康"协同发展纳入产品设计,践行WHO全球健康战略;

  文化突破:让毛竹这一中国传统生态符号,成为对话世界的味觉语言。

  从康熙手中的银罐"绰科拉",到今天消费者手中的竹巧巧克力,三百年间,中国品牌终于实现了从"尝鲜者"到"定义者"的蜕变。章奕亮团队的实践证明:当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当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共生,小小的巧克力也能承载起守护公众健康、传递中国价值的大使命。这不仅是中国品牌的骄傲,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味觉世界里最生动的注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