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新闻 >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管理一区培育“长寿井文化”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管理一区培育“长寿井文化”

时间:2025-07-09 10:33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7月1日,临2-斜404井迎来31岁生日。目前日液18.3吨,免修时间累计11304天,是当前临盘采油厂免修期最长的一口井,被称为“长寿井之王”。

  临盘采油管理一区以“长寿井文化”为引领,建立“全过程优化、全链条创效、全方位赋能”的“三全”管理体系,探索出一条老区挖潜增效之路。

  全过程优化

  “长寿井文化”的精髓在于“精细”。管理区将精细理念贯穿油藏开发全生命周期,构建高效闭环管理。

  他们以“油藏工艺一体支撑优化”为起点,构建立体化动态分析体系,精准刻画地质特征,制定“一藏一策”开发策略。针对低渗区块压驱注水难题,精准诊断,个性化设计压裂方案,优化规模,同步实施“水井控排量注水+定向水井测调精准补能”组合调整。其中,L82-1井,6月初压裂后实现自喷,日油9.5吨,目前累计增油184吨。

  推行技术工序一体协同优化,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监管,全程“有标准、有监督、有反馈”。深化作业“大监督”体系,确保长寿命投入,2025年重点加大新杆、防腐杆投入,有效延长检泵周期,躺井率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通过工序优化,平均占井周期缩短10小时,作业开井一次成功率提升至100%。

  全链条创效

  在能耗双控背景下,“长寿井文化”驱动全价值链挖潜,打造绿色低碳、效益优先的生产模式。

  管理区依托能源管控平台,实时监测单井吨液能耗。优化注水流程,将启动压力低的水井调至低压系统,减少浪费,缓解供排矛盾,提升泵效,消除欠注。开展计量器具专项治理,杜绝隐性超注,实施减泵、降频运行,注水泵压力达标率达100%。特高含水井LC37实施补孔下返控液后,含水率下降10%,日增油0.8吨,月增油63吨。

  强化“地面配套一体辅助优化”,全面支撑生产效能。年内实施高压换低压系统,配套更换永磁电机20台,实现能耗降低10%。

  全方位赋能

  “长寿井文化”的灵魂是“人井合一”。管理区聚焦思想、能力、组织建设,实施“党建铸魂、文化聚心”工程。

  将“爱井如子、严细慎实”理念植入日常。党员干部率先垂范,驻井值守,与员工共克生产难题,营造浓厚“人井和谐”氛围。在临65隐患治理工作中,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20小时,高效完成混输主干线施工,保障生产运行。

  积极推行高风险降级减量,广泛应用长寿命物料和新技术装置,减少重复施工。硫化氢治理通过源头选型适配和自动加药箱优化,风险等级由“重大”降至“一般”。注重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素质,针对安全管理短板,狠抓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提升。开展“安全随手拍”活动,鼓励员工争当“吹哨人”,上半年累计消除隐患 300余处,8人被评为“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