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2月8日食品添加剂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部分自媒体和净水企业为获取流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将食品领域的“零添加”与净水领域的阻垢剂混为一谈,致食品“零添加”的概念从食品行业蔓延至净水领域,进而引发公众对添加阻垢剂的净水器产生了严重的抵制情绪。
切勿盲听盲信,净水器阻垢剂符合国家规范 在净水设备成为家庭刚需的时代,中国净水市场的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净水器市场零售额达240亿元、零售量达2790万台。在此背景下,各大净水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的同时,也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品牌知名度。此外,随着315“保水虾仁”事件的发酵,“阻垢剂有毒”“阻垢剂就是有毒添加剂”等不良营销话术也广泛传播。谣言泛滥加消费者盲听盲信,错误认为含有阻垢剂的净水器不安全,导致净水市场发生乱象。殊不知,净水器阻垢剂合规添加符合国家规范。 阻垢剂,作为国际通行的安全水处理技术,在市场主流的净水企业中均有存在。这些企业熟知阻垢剂的安全性和使用剂量,可保障净水器中的阻垢剂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且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中也有标明,磷酸盐作为阻垢剂的材料,可在反渗透净水器中使用。
细分阻垢剂原理,理性对待净水器阻垢剂 阻垢剂的主要成分为磷酸盐。该物质属于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如鸡蛋、牛奶、肉类中含有的磷,在加工食品中,它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存在。而在净水器中,阻垢剂可阻止水中的钙、镁离子结晶,使水垢不易生成,亦能防止水垢堵塞RO膜,对延长滤芯使用寿命,节省后期维护成本有着显著作用。 此外,阻垢剂在过滤的水质中不会存在,其原因在于RO膜 0.0001 微米的孔径无法使阻垢剂分子通过,因此,当阻垢剂在净水器中完成作用后,会随着废水一起排出。 当公众缺乏对净水器阻垢剂原理的认知,就会被市场舆论误导。为让净水行业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就需共同抵制“非黑即白”营销话术,以科学破除谣言,让技术回归本质。当消费者正确认识阻垢剂,这一优质技术才能惠及民众。 |